打开我们课本的第28页,康平本《伤寒论》的“伤寒卒病论'这个标题,这也是我们一直在讲的它的序,张仲景自己做的序,这一篇序是非常感人的,可以说我们后世,一直在学习孙思邈的《大医精诚》,因为他那个标题很好,叫精诚。大医精诚,精诚两个字写的很好,但是我们如果用心去读《伤寒卒病论》的这一篇序言的话,我们会发现这比《大医精诚》的境界并不差,而且有更胜一筹的感觉。
我们一起来看这一篇序言,说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,余是指谁?指张仲景自己,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,越人是谁,是秦越人,就是扁鹊。仲景说他自己每当看到,他爱读书,他读到扁鹊到虢国去看病的故事,给虢太子看病,尸厥病。望齐侯之色,齐侯是指蔡桓公,我们在中学的时候也学习过这篇文章,叫《扁鹊见蔡桓公》,你们还记得吗?越人入虢之诊,望齐侯之色,就是扁鹊秦越人,我们学习的《八十一难经》就是他写的,他去治虢太子的尸厥病,尸厥病我们今天就应该去进到icu了,厥为重症,我们今天很多中医都不敢碰重症,就治点不痛不痒的病号,就喜欢看没病的人来调一调,保养保养。或者治一些个绝症。没病的治不治都一样,得绝症了死症了,治不治都一样。其实更多的病人我们是望而却步的,尤其急症,儿科的,老人的,碰都不敢碰,厥为重症,碰都不敢碰,为什么?没那两把刷子!那我们学习经典。就是让我们能够认清楚这些病,为什么你没有两把刷子,你认不清,当然不敢治,没有金刚钻,不敢揽这瓷器活。但是你如果对这个病能够吃的透透的,非常明白其中的来龙去脉,你为什么不敢碰?你一定敢碰。
很多人不敢用细辛。不敢用生半夏,不敢用麻黄,生麻黄不敢用,不敢用生附子,为什么?就不懂这个药,或者说,你对这个药懂得不是很透彻,你对这边的诊断也不是很明白,你当然不敢用了,你也不知道啥时候该用,啥时候用多少,就像那些个走钢丝的人。马戏团给我们表演的那些人一样,他们为什么技艺高超,那是因为,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,因为他们反复训练,他们把握了掌握了其中的规律。我们也是如此,我们如果说掌握了秦越人当年那个看病治病规律。那我们也可以干这活,每个人都是一个脑袋,都俩眼睛,都一嘴巴,都差不多,为什么他能干,我们干不了,我们今天信息如此发达,我们所受到的教育比当年丰富不知多少,为什么我们胜任不了?难道是因为我们的教育错了,还是他们当年所能读到的书,我们今天读不到,不是的!
扁鹊给虢太子治病,还有望齐侯之色,扁鹊给蔡桓公治过病,给齐桓公也治过病,仲景每当想到这些。他就怎么样?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,这啥意思?就是他就佩服的不行不行的,不要不要的,他也想练就这么一把好手,他也想神通广大。仲景和华佗是一个时代的人,但华佗走的路线和仲景走的路线不一样。华佗走的路线是脏腑辨证,是内经派医经派,仲景走的是经方派,它是从《神农本草经》,从《汤液经》这样传承下来的一派。说白了,华佗就像后世的摇铃医一样,他很牛逼,他走街串巷,他懂得很多的偏方验方,他走的是奇路。奇怪的奇,奇异的奇。仲景走的是什么路子?与华佗不一样,华佗主要耍药的。你们看那个整本的《黄帝内经》,没几个方子。满打满算就那几个方子,像什么四乌贼骨一虑茹丸,半夏秫米汤等等,没多少方子,它更多是在讲理论,更多是在讲针刺,它讲针灸比较多一些。
那么关于用中草药治病这件事情,张仲景是研究的透透的,他特别佩服秦越人,佩服才会追随,他紧接着说,怪当今居世之士,曾不留神医药。所以说不是今天的这些医生们才吊儿郎当。那当年也一样。他们不留神医药,不研究医,也不研究药,也不研究病性,也不研究药性,很多人就是看谁看病看的好了,来抄几个方子,这个像抄作业一样,他会做吗?不会做,他把正确答案抄上以为就完了,但这题是活的。题目换下就不会做了!
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,大概小学四五年级时候,那个时候,能够买得起课外辅导书的人比较少,我家也不是很富裕,但是我父亲特别重视教育,给我买那个作文辅导书。我一个表哥,他在这个邮政局上班,就比较方便,经常订阅一些东西,我爸喜欢订报纸。给我订一些作文辅导书,订一些故事会,别人连字典都买不起的时候,我已经用上词典了。就是那个时候,那小孩子都会有惰性,然后不喜欢写作文,感觉费脑筋。正好也有辅导书,就抄了一段作文,记得当时这个作文交上去之后,第二天被老师揍了一顿。
为啥揍?就是在我的作文当中,我写了个霓虹灯,霓虹灯,哎呀,这个老师说了,你见过霓虹灯吗?所以说这个作文里面写的是城市里的事情,但是我生活在乡下,那个时候连个路灯都没有,而且我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,能点蜡烛的人都比较少,大多数用那个油灯比较多,你说写出个霓虹灯,我的个天,老师就把我揍了一顿,这一看就是抄的。
仲景当年也对他的这些同行们不满意,因为啥?他们不留神医药,又不上进,不好好研究,不好好学习,不精究方术。我们是什么医?中医内科,外科,妇科,儿科?不是!我们是经方医,《神农本草经》是单个药,到《汤液经》就组方了,那么商朝的伊尹,一个厨师,他就是研究五味的,给皇上做饭的,给商汤做饭的,是御厨。他研究五味,然后他顺便把药也研究了一下,写成了《汤液经》,非常了不起!
精究方术,我们有武术,我们有美术,都属于艺术,但是这里边有道,这日本人就叫武道,不叫武术。我们加了一个档次,就是精究方术,也是精究方道,道就是规律,精细的研究处方的规律,研究这些干啥?最终为了服务人,服务谁?上以疗君亲之疾,可以给这些个皇帝,给领导看病,还可以给自己亲人看病,这个亲,指父母亲,也泛指亲戚朋友,上以疗君亲之疾,这叫孝,不学医不足以为孝,因为你不懂得其中的规律,到处都是坑。只有自己懂了,你才能够避开坑,才能成功的避坑,你看现在坑更多了,好多人真的一辈子积蓄,都不够往那个地方送,大家都去思考,我们应该是醒来的时候了,自己学一点中医少生病,可以成功的避坑。你指望谁为你着想?上以疗君亲之疾,下以救贫贱之厄。一个是君亲,一个是贫贱,给这穷苦的人解决他们的疾苦。贫和贱不是一回事,贫指物质匮乏,贱是身份地位比较低,我们今天的农民工,庄稼汉,是靠天吃饭的人,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的这些人非常的苦,下以救贫贱之厄。
中以保身长全。我们有很多人并不是当医生的,那你学了《伤寒论》可以干什么?可以保身长全,起码可以把自己身体照顾好,少生病,尤其不要生大病。以养其生,保养我们的生命,当时这些人不是这么干的,咋干的?喜好竞逐荣势,我们今天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?都为那个财,还说什么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。
如果真的是为了一口饭吃,为了有个居住的比较安全温暖的地方,这个情有可原,但是很多人是这样吗?人是非常贪心的,拥有的越多,贪心就越大,没完没了,最后耗尽一生。就是竞逐荣势,就图那个虚荣,图那个面子的问题,不是需要,不是真正的需要。而是贪心,在佛教里面讲的贪嗔痴,贪,只要有贪,永远都不会满足,永远都不会幸福。那个年代是这样,今天也是如此,人性是一样一样的,欧美也不例外。
现在这个医疗体系就从那些地方过来的,一样的竞逐荣势。表面看风平浪静,实际上是人损人。企踵权豪,都为了有权有钱,企踵是踮起脚尖,削尖脑袋往上窜。从来没有想过生命意味着什么,从来没有想过幸福意味着什么!孜孜汲汲,惟名利是务。记得当年康熙爷,问一个钓鱼的老爷子说,你在这钓鱼这地方能钓得着鱼吗?还有历史上著名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。我们要学一点历史,历史就是一面镜子,使我们能够更加的容易看得清自己。
名利要不要?作为人,活生生的人,有血有肉的人,需不需要?当然需要!但是不能为名利是务,这个为名利是务就是只务名利,单图名利,很多人做医生,既不是为上以疗君亲之疾,也不是为下以救贫贱之厄,而是单单为自己的名利在奔波,在忙活,真是可悲、可怜、可叹!
企踵权豪,踮起脚尖,削尖脑袋往上窜,孜孜汲汲匆匆忙忙的样子,从来没有停下脚步,反思一下我在忙什么,我在图什么?我在追求什么?忙字怎么写?竖心旁过来一个死亡的亡,心死了。我们看到很多人,离异之后或者是干脆不结婚的那些人,单身。那天天可忙了,表面看过得很充实,但是你问她过的幸福吗?她心死了。如果一个人懂得人间烟火,结个婚生几个孩子,或者干脆出家也一样,出家也是为服务人类。单身单独过,就不是那么回事儿,不应该太忙,当然也不应该懒,啥都不干!在圣经当中有记载,说一个人,不能够闲的懒的什么都不干,你好歹低头看一下那个地上的蚂蚁,它们都在忙碌,为自己储藏一些东西。储藏到蚂蚁的洞里面,在那些非常时期能够成功的度过,下雨的时候它们搬家,这小孩子都知道,你仔细观察一下说,作为一个人不能够什么都不干,他懒得要命,懒得要死,不能太懒,也不能太忙。
不由得又让人想起康熙爷,他在南巡的时候穿着便服,微服私访的时候,下到江南,在那个镇江的金山寺,问当时的一个高僧一个问题,说长江里边的船,来来往往,熙熙攘攘,非常繁忙,这一天长江里到底有多少条船?问这个和尚,这个和尚名叫法心,这个法心怎么回答的?他说不过两条船。哎呀,康熙问怎么会只有两条船?这个僧人怎么说,一条为名,一条为利,整个长江里面来来往往的这些船,真的无非就是这两条船,康熙问的非常好,这个高僧回答的也非常妙。
我们有些时候去想一下,这宗教在社会当中起的一个作用是什么?是点醒人!他们每天看起来好像什么都不干,好像不生产,过去WG所有人都要下地劳动,好像只有体力劳动才是劳动,其实脑力劳动也是劳动,这些僧人们的寺院里面,难道他们就知道敲个木鱼吗?闲的就是诵经吗?其实他们很辛苦,他们每天都在劳动,脑瓜子不停在转动,他们在观察人和世界,避免我们走错了方向。现在科技这么发达,但是科技发达终究是要服务人类的。科技背后必须是人文,如果没有强大的人文去支持,这个科技是非常危险的。
很多人在忙忙碌碌中到了中年,仅五六十岁,挣了很多钱,最后全送进医院,他们不只是没照顾好生命,不只是没照顾那个性命,没照顾那个身体,最重要是没照顾好自己的内心,他们有太多的遗憾,太多的懊悔,有的是没有搞好夫妻关系,有的是没有孝顺老爹老妈,有的是没有照顾好孩子。悲哀!都在忙,忙啥,什么才是最重要的?最终什么都懂了,却晚了!
我们来继续看这篇序,说他们这些人,崇饰其末,忽弃其本,本末倒置。他们所追求的名与利,所追求的权与豪,所追求的那个荣势。为人固然需要,人也需要尊严,人也需要体面的活着。因为我们更多的人不是出家人,不是僧人,不是靠化斋化缘吃饭,更多的人也不能混混日子就能吃饭,更多人就靠自己双手吃饭。我们也需要体面的活着,我们也需要做个头发,我们也需要化个妆,我们也需要穿件漂亮的衣服,我们也需要开个比较好的车,我们也需要住个比较好的房子,我们也需要不只是吃饱穿暖,我们还需要更高的追求。我们是人,我们不是动物,不是猪狗,不是搭个窝就行,不是搭个草屋就行,我们不是老子,不是庄子,我们不是道家,我们不是僧尼。但是一定要记住,不要为名利是务!
名利只是人生一部分,而且是末,它不是本。本是什么?是照顾好我们的心!本是什么?是照顾好父母,照顾好老婆孩子,照顾好老公,照顾好他们什么?不只是照顾好他们的吃喝拉撒睡,还要照顾好他们的生命,照顾好他们的心愿。照顾好自己的心。
千万不要华其外而悴其内,表面很豪华,很繁荣,很张扬,我们今天的毛病,这个毛病比过去更深,更重了,更浓了,大概20年前,2003年冬天的时候,记得当时我在医院里边工作,然后晚上要给一个人去输液,打打吊瓶儿,挺神秘的,就是不打发那个女护士去,打发我去,为什么?因为给一个非常大的老板去输液,男同志。当我一走进他家,哎呀,把我惊到了,家里边富丽堂皇,那真的是我这当年也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,我的个天,什么墙壁上都是灯,各种灯,而且雇的很多的仆人,厨师几班倒的,全天24小时都有厨师待命。我是晚上去的。给他扎上液体,然后听到他左胸咯吱咯吱的响,我还以为是什么什么怀表,后来他说是心脏里面装的起搏器,都成了机器人了,而且,一晚上他说好了,你扎上去,我看着就行了,两口子还看上去挺和睦,让我去睡觉,去给我专门安排了一个房间,离得他近的。他们在客厅,两口子各看一个电视,客厅很大,同时两个电视播放也不会影响彼此,不会混音,然后把我打发到一个卧室里去睡觉去,我是真睡不着,因为那个卧室灯也挺多,尽管人家把这大灯关掉,但是哎呀,还是有点亮,睡不着,关键是我没住过这种地方,太激动了,一晚上睡不着,翻过来覆过去睡不着。一会儿人家又叫吃饭,厨师做好了,一晚上我吃了三顿饭,我白天都吃不了三顿饱饭,妈呀一晚上吃三顿饭。这些人作的,住的地方那么多灯,还想休息好吗,还想心脏没毛病?不可能!我专门问他们,白天吃饭他吃多少,想吃什么就让做,啥都不缺,没有就采购,有人专门负责采购,妈呀这么整,你可能健康吗?你可能身体好吗?一晚上吃三顿饭,道家讲过午不食,太阳倾斜了,就不吃饭了,吃的是鬼食。所以说那么有钱,那么有地位,却不懂得规律。就是我们前面说的,我们要怎么样?养生要有术有道,要遵循规律。规律面前人人平等,真正的人人平等,不能胡来,不管你是谁。
不能华其外而悴其内,如果把日子过成那样,就成了华其外而悴其内。为什么?皮之不存毛将安复焉,皮都没有了,毛长在哪里?性命都丢了,身体都不健康了。要那些名利有啥用!我们说健康的身体是一,其他的东西是后面的零,没有前面的一,后面的零什么都不是。但是一旦有了前面的一那后边的零就了不得了,如果有前面的一后边的零就越多越好了。
把我们的身心灵的健康保护好,守护好,然后我们再去追那些荣势,再去企踵那些权豪,再去务那个名利这些东西,都特别灵,不要本末倒置。也不敢向别人讲说我们不需要权豪,不需要荣势,我们也不需要名利。也不敢搞得像出家人一样,但首先要拥有健康。
一个人不要尊严,不要地位,行不行,不行!不要知识行不行,不行!啥都不要,行不行,不行!照顾好自己身心灵,身体要健康,心理也要健康
服务人的精神,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社会适应能力!你的生命能为别人带来什么,对这个社会有何价值?有人说了,如果每个人努力,比如一个班45个学生,每个人努力第一名也只有一个,对?我们把一个国家比作是一个班级,班级里面45个人,30个男生,15个女生,所以注定要有一部分男生会没有可交往的对象。但是为什么别人有交往的对象了!
要努力学习,要努力使得自己的生命有价值,有人们常说,被利用,能被利用也是幸福的,因为你还可以被利用,还是有价值。如果一个人谁都不利用,没人用你,说不好听一点,废人一个,你的存在对周围任何人的生命都没有构成影响力,有些话虽然难听,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。无论干什么,我们终将是要服务人,这个才是本,有这种能力才是本。
我们不可以崇饰其末,忽弃其本,不可以华其外而悴其内,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?张仲景也是个有情怀的人,他说,哀乎!趋世之士,又驰竟浮华,不固根本。拼了命的追求那些作为我们的生命只是点缀的东西,根本的东西没有照顾到,就是我们一直在往外寻走,没有往内,没有照顾好我们自己,我们好像每天活的很充实。每天好像活的很忙碌,但是我们仔细静下心来去想,我们好像没有真正的有一天活过,现在的人真的不能够一个人,待到一个家里边,我们没有手机,没有信号,没有互联网,也没有书,也没有人陪你,一个人待到一个什么都没有的房间里边,你去待一下,你去你才发现你自己什么都不是。但是你想,像六祖慧能,如果一个人能待到这么一个家里边,他不会感觉到空虚感,反而会感觉到和待在外边没有什么区别,因为他内心很富足,我们也要练就这样的能力,这样的本领。在我们好像什么都没有的时候,我们还能够帮到别人,我们还有生命,对别人还是一种祝福,只要靠近我们的人就能够受惠。
这个《伤寒论》对于我们一个中医人的重要程度很高,如果把这本书吃透了,那你真的是在任何的困境当中,都可以为别人解决疾苦,你对于别人来说是可利用的有用的,你是有用的人!
卒然遭邪风之气,婴非常之疾,患及祸至,而方震栗。就是突然中风了,突然得白血病了,突然得癌症了,突然得了疾病了,诊断书一下来,婴非常之疾,得了特别的疾病,一般的医生治不了,一般的医院治不了!患及祸至,灾祸来了而方震栗,才突然醒来,发现自己荒废了,然后降志屈节,终于不摆谱了,不作了,钦望巫祝,还不找医生,去找个风水先生闹一下,改变一下家里边的布置,把这个玉换一个位置,把这个床再调整一下,把那门儿再改造一下,还在这些上面鼓捣。或者干脆重买一栋房子。告穷归天,束手受败,你再这么鼓捣没用,俺们的话是什么,气数已尽,这不是老天给你灾难,这是自己应得的,是有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,规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。有的人每天胡吃海塞,还说我就喝口水都长肉,减不了肥。那你都知道喝水长肉,那为什么不少喝一点水,是不是!
赍百年之寿命,持至贵之重器,每个人,都有百年的寿命,我们这个身体,承载着我们的生命,生命是无比珍贵的,说委付凡医,把生命交给一些本不可交付的人,他们不能担此重任,现在的医生万里挑一,很多人就是像前面讲的,他们在干什么?竞逐荣势企踵权豪,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,他们没有留神医药精究方术。
人们把性命都交到你手里了,你承担的起吗?你负担的起吗?都在忙乎着搞职称,都在忙乎着出书,都在忙乎着算那个回扣提成,没有人研究经典,没有人研究病性,没有人研究药性,没有人研究《伤寒论》,没有人研究经方。你把你的性命托付给这样的人,他不会为你挽回损失,他不会让你悬崖勒马,他会推你一把,说委付凡医而恣其所措。咄嗟呜呼!厥身已毙,神灵消灭,变为异物,幽浅重泉,徒为啼泣。张仲景写的是真不错,神明消灭,那么精气神没了,魂儿都没了,人就死了,变为异物,再也不是人了。幽潜重泉,徒为啼泣。下到酒泉了,死掉了,走了。人死不是生命的结束,而是生命状态的改变,它去了另外一个世界,或赚得欢乐,或赚得痛苦,终将自食其果。
所以,我们这些活着的人,还在这个人世间喘气的人,就应该多去读经典,多去研究生命的意义,让我们的生命变成经典,而不是变成徒为啼泣。痛夫!举世昏迷,众人皆醉!举世昏迷,整个世界都处于这种状态当中,我们现在看一下,是不是不谈主义了,不谈真理了,就谈钱了,悲哀!说莫能觉悟,不惜其命,若是轻生,彼何荣势之云哉?说你性命都没了,你还谈什么荣势了,那个荣势是虚的,所以我们称之为虚荣,那不是个实的。总担心别人对他有看法,实际上别人根本就不关注你,你对人家有什么意义?无非是茶前饭后的谈资罢了。谈资罢了,你对人家无关痛痒,也许最后受伤的是你自己,包括你亲人。
说进不能爱人知人。我们要是不懂得天地的规律,不懂得病与方的规律,不能够精究方术,不能够留神医药,那我们是既不能爱人知人,你倒想爱人家了,你不会爱!你倒想帮人家了,又帮了倒忙!人家生病了,你送的是鸡蛋牛奶和水果。你这是怕他死的慢,你是好心,但是你好心不懂规律,你不懂得怎么爱人家!一个过敏的病人你拿鲜花去看人家,去了结果人家病的更重了,因为你不懂,所以说单单有爱是不够的,那叫愚爱。愚蠢的爱不叫爱,没有智慧的爱是毫无意义的。
说进不能爱人知人,退不能爱身知己。你自己都照顾不了自己,你自己家里人病了你都整不明白,你怎么可能把别人病整明白!你自己都一身病,自己还三高了,你还给别人解决三高?你自己还一脸麻子,你给别人去麻子?你自己还白头发你给人家乌发?大家去想一想,自己还一地鸡毛去给人家解决家庭矛盾?
进不能爱人知人,退不能爱身知己。遇灾值祸,遇上灾了,遇上难了,身居厄地,被你的状态所困!蒙蒙昧昧,蠢若游魂。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,但是实际上,每个人都很无知,仔细想一想,自己活的品质如何?说忘躯徇物,危若冰谷,至于是也!你没有为自己活,你为那个豪车活了!你为那个房子活了!马桶买的是十几万的马桶,自己却不舍得花几千块钱配个牙。你居然不知道那个马桶的材料和那个牙齿材料差不多!危若冰谷,有多危险?车天天保养,人已经生病了,已经痛苦了,已经不舒服了,还不好好看,去看了却委付凡医!
大部分都是凡医,医不三世不服其药,不学《神农本草经》,不学《黄帝内经》,不学《汤液经》,也就是我们今天读的《伤寒论》,你敢吃他开的药吗?太危险了,太冒险了,说人家是中医科班出身,
告诉大家,教材小儿科,不堪重任,不可以把性命交给这样的人。
危若冰谷,好像在冰上走,冰很薄,如履薄冰,一不小心掉下去了,如临深渊,悬崖边上,极其危险。至于是也!
我们今天晚上恐怕是讲不完这个序言!张仲景这个序言,你要把它放开了讲,详细的讲一年也讲不完,恐怕需要我们用一生去读,用我们鲜活的这个生命。用我们这个热乎乎的心去品,去悟,去体悟,去感觉是,不能去南阳,就朝南阳的方向眺望一下,静下心来去和这个1800年前的仲景医圣交流一下!神交,精神的交流,他会教给你很多,他能够教给你的,绝不是《大医精诚》能够教给你的!
《大医精诚》固然已经很高深了,但是比起仲景的这篇序言来说,还是小巫见大巫,大家去细细品一下,大家去反复地诵读,然后呢对比,没有对比就没有高下!尽管孙思邈也备受人们的尊敬,我也非常尊敬他,也非常佩服他,因为他活那么大年龄,在养生方面,他真是非常了不得,但是我们要清晰的明白,他为什么被人们称为药王而不是医圣,为什么称张仲景是医圣!孙思邈也是个医生,他又不是像李时珍一样搞《本草纲目》,当然李时珍也是个医生,他看病看的也不错,孙思邈还是一个道士,像陶弘景,像葛洪,就是那个屠呦呦从那个葛洪的《肘后方》当中搞出了那个青蒿素的,非常了不起,这些人都是道家。而且那汉唐汉唐,唐就挨着汉,也没多远,他在晚年60多岁的时候读到《伤寒论》,包括华佗也读过张仲景书,说此真活人书。这真的是能救人的书!华佗虽然有名出名,他是到处窜,给人们看病,但是他就是一个乡村医生,按我们今天的话说,张仲景是干什么的?长沙太守!不是一般人!孙思邈是道士,当然也懂医,他是医药学家。又有道家的情怀和宗教的情怀,所以他写出了《千金要方》和《千金翼方》,那张仲景书就全部被他收录到《千金翼方》中。他写了《大医精诚》。我们仔细的去读一下《大医精诚》和张仲景的这个《伤寒论》序言,我们去读一下还是背蛮大的差别的!
孙思邈更多的是讲什么。技术要精,心要诚,两个方面,技术要精湛,你技术不精湛,你再诚心,你帮不了人家,那你光有诚心没有技术也不行,光有技术没有诚心,更是大祸害。很多的大罪犯都是知识丰富的人,但是德行不够!厚德才能载物,这个物就指技术,不是指物质的物。就像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,它这个唯物不是唯物质,不是唯物质主义,或者换句话说,它这个物质是在讲客观存在的一些物质,而不是我们现在讲的这种这个物质这个概念。
那么《大医精诚》当中讲的:见彼苦恼,若己有之。这个人得有恻隐之心,你得有感同身受这种心,为救什么为干什么,普救含灵之苦这个重点说说,我们要上以疗君亲之疾,下以救贫贱之厄。这个张仲景放的很开,他不像我们后世清朝的非常厉害的一个医生傅山,山西人,他不给皇上看病,因为觉得这满族人灭了我汉族,就不给你看病,他对清朝有恨。孙思邈就比傅山境界要高了,傅山贪多嚼不烂,什么领域都涉足,但他在哪个领域都不是第一。
当然了,这与每个人的成长的命运不一样,傅山也是很辛苦,为了汉民族,真的是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,他亲自参与过战争,培养了500壮士,和清军打了一仗,但全军覆没,但是傅山他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。这个皇帝叫他看病,他不给看,这皇帝叫他做高官,他不做。这种气节也是非常了不起的。但孙思邈他不管,不管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,他不管你是什么人,只要有病就给你治病,是孙思邈说不能自逞俊快,邀射名誉,为了自己的名誉胡来。有的人看病就是这样,别人不给送锦旗,自己问人家要锦旗,这样就没什么意思了,不能恃己所长,经略财物,自己有技术,就通过自己的技术,大肆掠夺财物,这样的话就成了含灵巨贼了,就成了老百姓眼中的大盗贼了。
我说的在这个《大医精诚》当中,也教给我们说,凡大医治病,必当安神定志,誓愿普救含灵之苦!无欲无求,先发大慈恻隐之心,誓愿普救寒灵之苦,若有疾厄来求救者,不得问其贵贱贫富,长幼妍蚩,怨亲善友,这敌人也得治。华夷愚智,普同一等,皆如至亲之想,就和给自己亲人看病一样。亦不得瞻前顾后,我们现在就是这毛病,瞻前顾后,药典规定了,就是三克细辛,不敢多用。就是自虑吉凶,不但不可以这样,而且告戒我们说,见彼苦恼,若己有之,深心凄怆,勿避险巇,不管昼夜寒暑,饥渴疲劳,一心赴救,无作功夫,形迹之心,如此可为苍生大医,反此则是含灵巨贼,学习前人的这些东西,我们一时感觉到自己非常渺小,不是我们生的有多么贫贱,是因为我们不能够立大志,我们不能够对自己狠一点,不要求我们奔波劳动,不要求我们过用,过于运用我们的大脑的身体,会像张仲景一样,60多岁就离开这个世界,但是我们要方向正确,方向不对,努力白费,同志们,如果我们把很多的心思花在今天搞个偏方,明天搞个验方,今天哪个药提成高了?把心思全花在这套路上面是非常悲哀的,今天的社会需不需要套路?需要!还是我刚才说的不为名利是务,本是什么,本你必须得有精湛的艺术和高尚的医德,在这个前提上,你再谈是不是需要点套路,使用套路也是为了让我们服务更多的人,而不是让我们更多的去攫取别人的钱财,不是更多的去图那个名利。还得想明白这个主次,我们今晚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课程,今天就谈到这里,那么下一节会更精彩,让我们继续通过仲景的《伤寒论》来武装我们自己,让我们能够更好的服务周边信任我们的那些眼神那些人。
(2023年2月19日李老师讲授)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做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