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植物药、动物药外,中药材中还有一大类,就是矿物药。“矿”字在古代指土地中的贵重物品,如《周礼·地官·卝人注》说:“金玉未成器曰矿”。《神农本草经》中收录的矿物药达46种,占收载总数365种的12.6%。
有人统计过,医圣张仲景《伤寒论》以及《金匮要略》方剂中使用频次最多的矿物药是石膏,用到的处方共有18首,其次就是芒硝,共9首。今日,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芒硝这味常用的矿物药,希望能让读者朋友们更多地了解它。
图片
01
见水即消,能消诸物芒硝,古称“芒消”,“芒”者指其形状如针似芒,“消”则如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说到的“此物见水即消,又能消诸物,故谓之消。”而后因其为矿物药,故易“消”为“硝”。
图片
古代本草典籍中常有芒硝、朴硝、硝石混淆的情况,由于三者外形相似,且都有易溶于水的共性,则常有同名异物、同物异名的混乱。经过考证和现代化学成分分析,朴硝与硝石都跟芒硝不同。
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中明确指出了三者的区别:“煎炼入盆,凝结在下,粗朴者为朴消,在上有芒者为芒消,有牙者为马牙消。《神农本经》止有朴消、消石,《名医别录》复出芒消,宋《嘉祐本草》又出马牙消。盖不知消石即是火消,朴消即是芒消、马牙消,一物有精粗之异尔。”马牙硝即结晶为马牙状的芒硝。
图片
芒硝,是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,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,主含的化学成分是含水硫酸钠,即Na2SO4·10H2O。
朴硝与芒硝一样,也是硫酸盐类天然芒硝,而只用热水溶解、过滤,放冷后析出结晶,也称皮硝。所以芒硝与朴硝,主含的化学成分是一样的,都是含水硫酸钠,但朴硝是芒硝的粗制品,所含杂质较芒硝多。一般认为朴硝泻下作用峻于芒消,但质地不纯,不易内服。
图片
▲ 芒硝
而硝石与芒硝的差异就更大了。硝石与芒硝、朴硝基源就不同了,是天然矿物硝石,经加工而成的结晶,主要成分为硝酸钾,即KNO3,所以硝石与芒硝,性味和功效都稍有不同。
02
无坚不磨,无结不散无热不荡,无积不推1990年版的《中国药典》分别收录了芒硝、硝石两种药材,但最新的2020年版《中国药典》中只剩芒硝一味。
芒硝的炮制一般需要先取适量鲜萝卜,洗净,切成片,置锅中,加适量水煮透,再投入适量天然芒硝(即朴硝)共煮,至全部溶化,取出过滤或澄清以后取上清液,放冷。待结晶大部析出,取出置避风处适当干燥即得。其结晶母液经浓缩后可继续析出结晶,直至不再析出结晶为止。一般朴硝每100千克用萝卜20千克。萝卜能够缓和芒硝的咸寒之性,还能吸附杂质,经萝卜用制后的芒硝,还能并取萝卜消导降气之功,增强润燥软坚、消导、下气通便作用。
图片
▲ 芒硝
《本草经疏》认为,芒硝“无坚不磨,无结不散,无热不荡,无积不推,可谓直往无前,物无留碍之性。”
芒硝内服,需要冲服,一般不入汤同煮。从现代中药药理学角度解释,芒硝溶化内服后,其硫酸钠的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黏膜吸收,在肠道内形成高渗盐溶液,吸附大量水分,使肠道扩张,引起机械刺激,促进肠蠕动,从而发生排便效应。而且芒硝对肠黏膜有化学性刺激作用,但并不伤害肠黏膜。
从芒硝性味出发,芒硝,味咸、苦,寒。苦寒故能清热泻火,同时苦能泻、寒性降泄,故能泻下通便。《医学启源》将芒硝的功用归纳为三方面,即“治热淫于内一也,去肠内宿垢二也,破坚积热块三也。”突出了芒硝清热、泻下的功用特点。此外芒硝还有一个特别的功效,叫“润燥软坚”,因其味咸软坚,故能通燥结。
图片
倪师就讲过,芒硝是大肠癌(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)一定会用到的一味药,因为其味咸能软坚。大肠癌患者肛门被堵,大便排不出来,芒硝一剂下去,能够化掉里面的坚硬之物,稀释肠道硬屎化为溏便,进而将其排出。因此,芒硝是治疗大肠癌的攻坚要药。
所以芒硝既为“咸能软能下”的代表性药物,亦为治里热燥结之要药。其常与大黄相须为用,推陈致新,破积之力尤其猛。如治湿热燥结证的大承气汤、调胃承气汤,治水饮热结证的大陷胸汤、大陷胸丸,治热瘀互结之证的桃核承气汤、大黄牡丹汤。
图片
▲ 大黄
除大黄外,历代医家也将芒硝配合各种药物,用于各种病证中。如治阳明腑实、气血亏虚的黄龙汤、新加黄龙汤,治热结阴亏的增液承气汤,治风热壅盛、表里俱实的防风通圣散,治上中焦邪热炽盛的凉膈散,治热陷心包、肝风内动的紫雪,等等。可以看出在热证的基础上,表里虚实之证,只要有热有积,皆可应用,连急危重症也不在话下。
同时《名医别录》中言芒硝能利小便,《珍珠囊》也云芒硝能“直达水气所结之处,乃泄水之圣药”,因此芒硝还能与甘遂、葶苈、防己配伍,泻下逐水,来对治顽固性水饮蓄结之证,如大陷胸汤、大陷胸丸、木防己去石膏加芒硝茯苓汤、己椒苈黄丸加芒硝方。
图片
▲ 芒硝
现代临床也常应用芒硝来对治多种疾病,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现代名家运用芒硝的案例。
名家案例一:李可治老年性高位肠梗阻
患者,男,65岁。急诊入院5日,病程半月。起病即见腹痛呕吐,半月无大便,无矢气。腹胀如鼓,时时绞痛,满床翻滚。外科诊为老年性肠梗阻。经胃肠减压,灌肠无效,准备手术。考虑患者高年体弱,脱水严重,心脏功能不好,恐难支持,特邀中医协治。诊见患者面容憔悴,眼眶塌陷,极度消瘦,腹胀如鼓,已半月粒米未进。舌苔黄、厚腻,脉滑无力。高年,关格大症,邪实正虚,不堪峻攻。拟硝菔汤合扶正破滞之品。
1.生白萝卜5千克,芒硝240克。
图片
▲ 芒硝
2.红参(另炖)、赭石粉、厚朴、槟榔各30克,旋覆花15克(包),枳壳10克(炒),木香、沉香各3克(磨汁兑入)。各依法煎煮,两汁混匀,2小时服1次,每次200毫升,连续服用,便通停药。
各依法煎煮,两汁混匀,2小时服1次,每次200毫升,连续服用,便通停药。次日诊之,知昨晚8时服药1次,一刻钟后,先觉脐周绞痛,随即有气上下翻滚,腹中鸣响如雷,满室皆闻其声。约40分钟后开始频频打嗝,矢气不停。三焦气机升降已复,腹胀大减。又接服药汁200毫升,1小时后腹中大痛一阵,随即便下团块状结粪夹极臭之糊状大便甚多,痊愈出院。此例从服药到便通仅2小时10分,服约全剂的1/2。(以上摘自《李可·老中医 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》)
名家案例二:史载祥、黄柳华治脑梗死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案
患者,男,81岁。主诉:意识不清1个月,高热2天。现病史:患者在2012年11月15日无明显诱因,出现意识不清,查头颅CT显示右侧额顶叶新发脑梗死。诊断为“脑梗死”,于2012年11月22日收入中西医结合心内科。住院后,患者处于嗜睡状态,完全性混合性失语。
患者于2012年12月24日夜间高热达39.6℃。血常规示WBC15.12×109/L,NEUT% 86.3%,CRP 81mg/L。心率150次/分,呼吸21次/分。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厚。次日亦高热39℃,寒战,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、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疗,高热仍不退。腹满而喘,全腹均可扪及坚硬包块,右侧腹部尤其明显,大便十余日未行,但偶尔翻身时有少量青色稀便流出。腹部CT显示升结肠及横结肠高密度影,外科会诊也不能解释其成因,怀疑腹部肿物,性质待定。小便不利,不用利尿剂则5~6小时不排尿。
2012年12月26日首诊:患者发热3天,最高39.6℃;伴寒战,神昏失语,大便十数日未行,舌红苔黄燥根厚,脉弦滑数有力(心率90~120次/分)。西医诊断:脑梗死,肺部感染,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,腹部肿物性质待定。中医辨证:阳明少阳合病,以阳明腑实为盛。治法:峻下热结,和解少阳。
予大承气汤合大柴胡汤加味:生大黄30g(后下),芒硝8g(冲服),厚朴15g,枳实30g,柴胡15g,黄芩15g,半夏15g,赤芍15g,生姜15g,大枣15g,生黄芪30g。2剂,水煎服,嘱中病即止,不必尽剂。
图片
▲ 半夏
未及服药,家属予开塞露纳肛,排出约500g燥屎,干硬如砂石。其家属稍知医药,自认为积便已除,提出大剂量大黄、芒硝峻猛,自作主张而没有给患者服药。至当日夜间,患者再次高热达39.4℃,遂于次日服此汤药,又排出砂石状硬结大便逾500g,当夜体温36.7℃。第3日再次排干结大便500g。3次共排出硬结大便1500g有余,未再发热。
2012年12月28日二诊:患者脉静身凉,大便已通畅。腹部包块大为减少,仅左腹部遗留少量包块。心率由90~120次/分降至66次/分。舌红,苔黄腻,脉弦滑。患者燥屎排尽后,予以固护胃气、健脾和胃,方用六君子汤加减:陈皮10g,清半夏10g,茯苓10g,炙甘草8g,党参8g,生白术7g,莪术10g,石菖蒲15g,生黄芪10g。3剂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图片
▲ 陈皮
2013年1月4日三诊:患者服上药后,体温正常,因其嗜睡且完全性混合性失语,故进流食且量很少。先时每日大便1次,后3日未大便。舌脉同前。遂于上方略微调整,原方加黄连6g,全瓜蒌30g。3剂,水煎服。服后患者大便溏,2日1次。且食欲增进,小便通利。复查血常规示WBC 9.76×109/L,NEUT% 66.7%,心率70次/分,CRP 9mg/L。(以上摘自《经方医案》)
名家经验三:张琪治病毒性脑炎案
患者,女,16岁。1986年9月16日初诊。病孩1个月前始头痛发热,伴有呕吐。当地医院以感冒诊治不效。1周后病情加重,高热39℃,神志不清,并频繁抽搐而转送某医院住院。经腰穿等检查,确诊为病毒性脑炎。给以氨苄青霉素、先锋霉素、甘露醇及牛黄安宫丸等药,治疗近1个月无明显改善……启其齿,舌红,苔黄燥。询其大便,其母讲每日鼻饲奶粉等,但2周大便未行。以手触其腹,硬满拒按,患者昏迷中尚知,用手拒之。脉象左右沉数有力……遂投以大承气汤。
处方:生大黄25g,芒硝(冲化)15g,枳实20g,川朴10g。水煎鼻饲,每剂分2次隔6小时温服。日进2剂,发热见轻,体温降至38℃,抽搐未再发作。但大便未行,神志仍不清。药见初效,嘱原方再进。
图片
▲ 芒硝
2剂后,下硬屎块少许,躁动减轻,体温再降至37.5~37.8℃之间,神志亦稍好转。因燥屎仍蓄积未下,故嘱前方再服。又进1剂,大便日数行,泻下黏稠夹杂硬块,初为黑污;继则深黄,其量甚多,约半痰盂。躁动遂止,体温转至正常,至午夜苏醒,识其亲友。继以养阴清热之剂调理而渐康复。(以上摘自《张琪临床经验辑要》)
03外用消肿抗炎,对治热毒病证而除入汤剂、入丸散膏丹内服外,芒硝还能外用,而且外用更是芒硝的重要给药方法之一。《中国药典》就讲到芒硝外治乳痈、痔疮肿痛。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了芒硝外用有消肿、抗炎、修复的作用,还能改善血液循环。
芒硝外用可治疗的疾病甚多,如治疗多种感染如急性乳腺炎、丹毒、疮肿、蜂窝组织炎、淋巴管炎、静脉炎、痔疮等,疗效确切。
中医古籍中也记载了不少芒硝外用的验方。如《千金要方》用芒硝、生地、豆豉同捣外敷,治一切痈肿;《梅师集验方》用芒硝水调外涂,治火丹毒;《药性论》用芒硝末“筛点眼及眼药中用,甚去赤肿、障翳、涩泪痛”。
图片
中医大脑也收录了李岩《肿瘤临证备要》的硝黄解毒膏:将大黄、芒硝研成细末,再将大蒜捣烂成泥,混以大黄、芒硝、蛇胆搅匀,根据肿物大小,调成片状,撒上香,贴敷局部,能软坚散结、解毒袪瘀,适应于肝瘟、胆囊瘟、胃瘟、腹腔恶性肿瘤。
图片
此外,芒硝外敷还能用于退乳。取芒硝,用纱布包裹,分置于二侧乳房上,用胸带固定,经24小时(天热12小时)取下。如1次未见效,可继续敷1~2次,效果良好。有临床文献显示,用药3天后,患者均成功退乳。
问止中医也有芒硝外敷方,以芒硝清热解毒、软坚散结消肿之性,外敷用于治疗乳痈、乳癌等各种乳房炎性、化脓性的热象。
04芒硝外敷的具体操作方法芒硝外敷效虽好,方法仍需多讲究。接下来介绍一下问止中医芒硝外敷方的具体操作方法。
1.倒取少量芒硝至瓶盖上,并准备一杯纯净水,以备使用。
2.打开敷料,拿起瓶盖将芒硝平铺在敷料中间纱布处,动作要轻,避免洒落四周。
3.倒入适当量的纯净水,浸润芒硝。
4.浸润完全后,端起敷料,将其敷贴在患处即可。
以下视频来源于问止图片
▲ 芒硝外敷的教学视频 05结语矿物类药,古代本草典籍中多称为金石药,涵盖了金、玉、石、卤石。
《五十二病方》中收载了20种矿物药,《神农本草经》中收载了46种矿物药,到明代,《本草纲目》所收载的矿物药数量就已增至223种。历代医家对矿物药的应用不断丰富,收录数量逐渐增多,同时对其性味归经、配伍组合也逐渐丰富、完善。
图片
芒硝,作为古代本草典籍中的重要矿物药之一,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广泛应用于临床。其咸苦寒之性味,能清热泻下、软坚润燥,无论是内服治疗积热、燥结等多种病证,还是外用治疗热毒,都展现出了其显著的药用价值。
在历史的长河中,芒硝经历了历代医家的不断研究和实践,其临床应用逐渐完善。通过现代临床案例,我们也看到了它在治疗肠梗阻、脑梗死、病毒性脑炎等疾病中的重要作用。同时,其外用方法多样且效果良好,也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。
自然界中矿物宝库丰富,矿物世界五光十色,“神农”不仅尝百草,对宝贵的矿物药用资源也未曾忽略,将其转化为治病救人的良药。矿物药是中医药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。
· · · END · · ·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做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