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最后通牒未果
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嚷嚷着要结束俄乌战争,最近他还对俄罗斯下了“最后通牒”,说让俄罗斯在2025年8月8日前跟乌克兰谈个和平协议。结果现在都到2025年8月6日了,离他定的“大限”只剩三天了,但俄罗斯这边一点妥协的意思都没有,完全没打算低头。
特朗普施压俄罗斯
这次特朗普可没吹牛,他在发出最后通牒之后,反复强调,如果俄乌和谈“没有一点进展”,美国就会采取更严厉的制裁。而且,特朗普的特使还特别在2025年8月6日飞到俄罗斯,见了普京,目的就是继续施压。
就在同一天,也就是8月6日,特朗普又开始挥舞制裁的大棒,把矛头对准俄罗斯。根据白宫网站的消息,他当天就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,决定对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加征惩罚性关税,原本是25%,现在直接翻倍到50%!
不仅如此,特朗普还在军事上动手。2025年8月1日,他宣布,“我已经下令部署两艘核潜艇到合适的位置”,这显然是针对之前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的一些言论做出的回应。而在堪察加半岛附近发生强震后,美国此举也被看作是在试探俄罗斯的核潜艇部队是否还“有气无力”,说白了,就是在拿“核大棒”威胁俄罗斯。
美俄对峙升级
如果最后通牒到期了,俄罗斯还不让步,美国可能会采取一系列措施,其中就包括对俄罗斯的“影子舰队”进行制裁。所谓“影子舰队”,其实是西方媒体提出来的说法,指的是俄罗斯用来运输石油出口的那些油轮船队。据《金融时报》报道,美国正在考虑对这些“影子舰队”实施制裁,作为对俄施压的一个“轻松第一步”,目的是切断俄罗斯最重要的外汇收入来源——石油出口。
不过,俄罗斯并不怕美国的威胁,反而还反过来威胁美国。根据俄罗斯媒体《卫星通讯社》的消息,2025年8月4日,俄罗斯外交部宣布,将不再单方面暂停部署短程和中程导弹。这意味着,冷战时期签署的《中程核力量条约》已经彻底失效。美俄之间的核对抗风险急剧上升,双方都开始采取接近核战争边缘的政策:美国用核潜艇活动来展示核威慑,俄罗斯也不甘示弱,频频提到使用核武器。
俄罗斯暂停《中程核力量条约》
俄罗斯现在暂停执行《中程核力量条约》,其实就是为了部署他们新研发的“榛树”中程弹道导弹。据说这个导弹已经开始批量生产了,第一批已经交付给部队,以后可能就会在俄乌战争中用上。
早在2019年,美国就退出了这个条约,而俄罗斯当时没有退出,但说过如果美国不部署中程导弹,他们也不会先破坏条约。但现在,“榛树”导弹明显超出了条约的限制,而且它不是普通的常规导弹,而是“核常兼备”的,也就是说既可以装常规弹头,也可以装核弹头。
俄罗斯战略火箭军的负责人卡拉卡耶夫也说了,“榛树”导弹的射程可以覆盖欧洲的任何地方,这就意味着它具备很强的战略威慑能力。
俄部署“榛树”导弹,核战风险上升
俄罗斯部署“榛树”中程弹道导弹,这明显是亮出了强硬的底牌,表明他们不会在任何问题上对美国让步。这样一来,核战争的可能性也变得真实了起来。
以前有个《中程核力量条约》,就是禁止美俄在500到5500公里范围内部署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,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欧洲成为核战争的主战场,降低爆发核冲突的风险。但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,美俄都摆出一副准备打核战的姿态,局势一下子紧张起来了。
在这种情况下,中国也不能掉以轻心,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。因为美俄之间的对抗可能会波及到我们,甚至可能带来新的制裁。美国现在为了对付俄罗斯已经有点不择手段了,已经开始威胁要对那些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100%的关税。另外,核扩散的风险也在上升,有可能出现核武器被更多国家掌握,甚至美国可能会在某些地区或国家部署核武器,这都是非常危险的信号。
所以,咱们得保持警惕,提前做好应对准备。
俄乌战局恶化
现在的情况真的很不妙,美国和俄罗斯都走到了没有退路的地步。俄乌战争的走向已经很明显了,乌克兰这边看起来是撑不了太久,败局只是时间问题。这完全超出了美国的预料。
当初美国挑起这场战争,本来是想狠狠地打击俄罗斯,拖垮它的国力,结果现在却事与愿违,局势反而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。
美国在开战前根本就没想过乌克兰会输,还以为至少能打个平手。可要是乌克兰真的输了,那对西方阵营来说就是一场大挫折。光是在经济上,损失就相当惨重。西方给乌克兰的援助,不仅收不回来,还可能变成一笔巨额烂账,严重影响自己的经济稳定。
所以说,这场战争如果输了,对西方来说可不是小事,后果可能会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严重得多。
美俄博弈关键阶段
美国因为俄乌战争的局势发展,可能会承受不小的损失,经济和政治上的利益都会受到冲击,全球的霸主地位也可能因此受到挑战。特别是北约,不只是它的作用会被质疑,甚至有可能面临解体的风险。
俄罗斯现在已经被这场战争拖得很深,如果打不赢,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超过它的承受能力,后果会很严重。
目前美俄之间的较量已经到了一个关键阶段,双方都不敢轻易后退,未来的发展真的很难预料。
做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